还原共享经济本质:轻资产商业模式是核心

近几年来,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在全球范围迅速崛起,小到人们的吃饭、穿衣,大到租房、出行,诞生了无数互联网创业公司。以Airbnb、Uber、滴滴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平台,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颠覆着传统商业。

共享经济究竟是什么?为何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打着共享经济的口号?简单来说共享经济就是将人对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人们以获取一定报酬为目的出售自己的时间、技能、拥有物的使用权,分享给需要的人。

而共享经济之所以能在几年内迅速获得成功,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曾这样谈到移动互联网,他认为我们应该感谢移动互联网,没有移动互联网就不可能有共享经济的加速发展。有了移动互联网才是共享经济模式成为可能,并且势不可挡。                                                   

共享经济的核心是轻资产商业模式

一个完整的共享经济需要有三个角色,一个是资产持有者,一个是沟通服务平台,一个是资产使用者。在移动互联网的条件下,共享经济搭建起了连接双方的平台,所有者与使用者中间产生了巨大经济价值,这让人们看到了一种轻资产商业帝国的可能。

天奇阿米巴创投基金合伙投资人、知名互联网研究学者魏武挥对北京时间谈到他对滴滴的看法,他认为滴滴出行平台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由高比例的专职司机提供驾驶服务的平台,这家公司,就是一种出租车公司,不过它的经营模式与传统出租车公司有很大的区别,滴滴正在成为服务亿万人的平台。

根据滴滴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有 1750 万司机在通过滴滴获得收入,滴滴连接超过2000万辆汽车。而这一切滴滴并不用给司机上保险,也不用承担车辆的任何成本,滴滴仅仅需要维护一款APP,便成为全国最大的出租车公司。

迅雷联系CEO陈磊在2017年极客创新大会上谈到共享经济的轻资产优势时说:“共享经济是一种思路,它以非常低的成本,高效利用闲置资源,从而创造巨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所以在人们争论为何许多看似完全不交集的公司,会因共享经济走到一块时,共享经济的轻资产商业模式才是一切的核心纽带。

不过这里也有巨大的争议,例如2016年投资市场大热的共享单车是一种轻资产商业模式吗?

摩拜单车从一开始便选择自行筹建工厂,生产设计自行车的经营模式。与Uber、滴滴们不同,摩拜在共享单车领域扮演着资产所有者与服务平台双角色。其他共享单车企业也同样如此,唯一的不同是摩拜的资产模式要比其他单车公司重上不少。

ofo较早的发现了这一点,因此也率先提出“城市大共享”计划,逐渐回归服务平台的角色中。不过城市大共享计划能否真正实施,考虑到自行车相比汽车成本与需求都有较大差距,能否成功还是很大的未知数。

轻资产创业热潮

轻资产运营的共享经济企业很快展现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市场上投资者颇为追捧的项目。短短几年内,共享经济进入到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包括租房、拼车、餐饮、在线旅游、电商、甚至单车,滴滴打车、Airbnb、小猪短租、途家网、ofo等都是其中代表。

2008年Airbnb作为第一家真正意义的“共享经济”公司成立,这家成立于美国硅谷的互联网公司,主张人们分享闲置房屋供给旅行者使用。在九年的时间里,Airbnb业务已经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估值300亿美元,成为当之无愧的独角兽(估值10亿美元以上企业)。

而共享经济的真正领导者Uber创办于2010年,是一家打车应用平台。不同于传统出租车模式,Uber依托移动互联网,将用户与车辆所有者连接,可以迅速实现用户出行打车需求。

在中国,从2012年的出行领域开始,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迅速在各个行业和领域显现出来,从出行到短租平台、从物品的分享到技能、知识的分享、从C2C到B2B。一大批的创业者和创新者在这条道路上探索。

根据普华永道估算,到2025年,共享经济全球市场规模将增加到3350亿美元之多,共享经济正在成为人人必争的香饽饽。

吸金容易盈利难

截至目前Uber已前后吸纳150亿美元的资本投入,滴滴吸纳超过100亿美元投资,即使是2016年的共享单车们,也吸纳了总数约30亿美元的资金。

另一方面,吸纳巨额资本的共享经济企业估值也不断推高。在全球近200家独角兽中,Uber以680亿美金排名第一,滴滴以350亿美元位列第三,Airbnb(300亿美元)第四,第九名WeWork(办公共享,估值160亿美元),仅仅这五家公司估值总和便达到2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一万亿。

业内人士称,多数共享经济企业在早起推广、开拓市场阶段,需要大量资本的支持,在前期开拓市场阶段,大多数公司都采用了价格补贴的烧钱模式,在培养用户习惯中,逐渐找到切入点,探索盈利能力。

目前,各个共享经济领域公司做的都是通过补贴把用户数做大,然后从投资人那里圈更多的钱,如此周而复始。根据The Information在2016年12月的测算,加上Uber在该年上半年报告的12.7亿美元亏损,该公司在2016年总共亏损28亿美元。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当Uber、滴滴们在估值已经高达数百亿美元之后,依然需要大量融资来支撑公司的运转时,随着一次一次的融资金额增加,投资人长期得不到回报,最终共享经济们将面临资金断裂,公司倒闭的结局。

摩拜单车创始人在回答媒体盈利方式时,曾直接反问记者“为何一定要盈利呢?”而颇令人惊讶。摩拜单车CEO王晓峰在回答《第一财经日报》盈利模式时干脆说道,“我们之所以不停寻找投资,就是因为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不清晰,亏损不见底,这些成为共享经济的普遍问题。当钱烧完了或者投资人失去了耐心,越来越多的合并事件将出现。然而,即使只剩一家企业,如果无法解决盈利问题,共享经济的归途也只是遭到市场与资本的遗弃。



分享